9月30日,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榮獲2014年度中國政府“友誼獎”的外國專家以及他們的親屬。這是來自美國的經濟學家埃德蒙·菲爾普斯向李克強贈送自己的經濟學著作《大繁榮》。(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 攝)
  中國日報網10月9日電(遠達)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0月9日至15日赴德國、俄羅斯和意大利進行正式訪問。16日至17日,李克強將出席在意大利米蘭舉行的亞歐首腦會議。外媒分析說,中國新一屆領導人頻密訪問歐洲國家,顯示出中國對歐洲地區的重視程度在上升。
  《聯合早報》趙琬儀10月9日報道稱,外交部副部長王超8日在吹風會上指出,繼今年3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德和7月德國總理默克爾訪華後,李克強此次訪德充分顯示中德高層交往密切,中德關係已達到很高水平。
  受訪的中歐關係學者分析,中國重視與歐洲地區深化合作關係,主要是雙方在共同發展、相互合作方面有更多共同的語言。其中,德國作為歐盟第一大經濟體,在歐盟發展扮演了火車頭的角色;德國也是中國在歐洲最大的經濟伙伴。中歐合作的發展和潛力很多體現在中德合作上。
  據外交部介紹,去年中德雙邊貿易額超過1600億美元,約占中國同歐盟貿易總額的三成,兩國人員往來超過100萬人次。
  訪德期間,李克強將與默克爾共同主持第三輪中德政府磋商,雙方共20多位部長或副部長參加。磋商結束後,中德將發佈《中德合作行動綱要》,全面規劃兩國未來合作。目前,中德在電動車、新能源等領域已開展了創新合作,預計兩國未來將在工業、農業、科教、環保、醫療、社會保障等廣泛領域進一步推進合作。
  王超回應德國媒體提問時說明,雙方將把磋商取得共識的成果納入《綱要》里,這並不包括人權、法治等領域。他表示考慮到兩國發展階段的不同,因此在各個領域的合作要採取漸進的方式。
 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歐洲研究部主任崔洪建8日接受本報採訪時分析,人權課題經常被西方一些國家當作政治工具使用。“如果你真心實意幫助中國發展,能不能從中國迫切需要的領域開展對話,從這些領域展開對話效果會更好。”
  他指出,中德除了人權對話,也有法治對話。在中國政府正著力推進依法治國的背景下,中德的法治對話會有更好的前景。
  此外,外交部副部長程國平8日證實,中俄正在就天然氣管道西線的合作進行緊張磋商,相信今年將取得進展。
  另據路透社報道,瞭解情況的消息人士透露,中國和歐盟接近在月底達成一項協議,以解決長期以來的電信貿易爭端,兩大貿易伙伴間爭議最大的一個問題可能得以了結。李克強將在與歐盟高級官員會面期間討論該事宜。
  解決電信領域內的爭端,將極大地改變雙方關係的基調。歐洲是中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;對歐盟而言,中國的地位也僅次於美國。若能成功達成電信協議,或可為日後達成範圍更廣的自由貿易協定鋪路。
  (編輯:周鳳梅)
  延伸閱讀:  (原標題:外媒:中國領導人頻密訪歐顯示對歐洲重視程度上升 - 中文國際 - 中國日報網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zrsjjedgkg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